2025年8月30日,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迎来了一场思想盛宴——MBA2025级开学典礼暨“辽科智汇·匠心致远”企业管理大讲堂正式启动。首场报告特邀国家级领军人才、大连理工大学苏敬勤教授作题为《中国企业的高端化战略—从认知到行动》的专题演讲。讲座由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金玉然教授主持,2025级全体MBA学员及部分教师参与本次论坛。
新起点,新视野,新使命,金玉然院长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在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跃迁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大讲堂应运而生。“辽科智汇·匠心致远”系列论坛旨在汇聚学界与产业智慧,聚焦企业管理前沿问题,为MBA学生、任课教师以及地方企业管理者提供高水平交流平台。他表示,首场讲座聚焦“中国企业高端化战略”,正是回应了东北振兴与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体现了学院“扎根鞍钢、服务辽宁、辐射全国”的办学使命。
高端化,不是选择,而是必然。讲座伊始,苏敬勤教授从宏观经济态势切入,指出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增速放缓、动力转换、结构优化”,已成为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若仍依赖旧有粗放型成长路径,必将面临严峻挑战。苏教授认为,高端化已不再只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他尤其强调,“双高企业”——即高成长性企业与高端化企业,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瞪羚企业与独角兽企业凭借敏捷创新能力和资本认可度,迅速崛起;然而,真正支撑国民经济基盘的,仍是大量传统制造企业与实体经济主力军。如何帮助这些企业突破瓶颈、走向高端,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与企业战略的重点议题。
破局之道:定位、节奏、匹配与迭代。企业如何跳出低端竞争、实现真正的高端化?苏敬勤教授结合飞鹤奶粉、竹叶青、雅迪电动车等典型案例,系统阐述了高端化战略的四大核心要素:定位、节奏、匹配与迭代。
定位决定地位。飞鹤奶粉凭借“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这一精准定位,成功在洋品牌主导的市场中突围;竹叶青通过聚焦“高端绿茶”品类,实现了品牌溢价与市场占位。苏教授指出,“企业必须通过‘品类化’思维,找到自己在消费者心智中的独特位置,并集中资源打造核心认知。”
节奏影响结局。“高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苏敬勤以雅迪电动车的发展路径为例,说明企业应依据自身实力与市场环境,科学把握战略推进的节奏。“既不犹豫不前,错失机遇;也不盲目冒进,透支资源。”
匹配保障可持续。战略执行必须与战略定位高度协同。无论是研发投入、渠道建设还是品牌传播,都需系统匹配高端化方向。苏教授特别提醒,“企业要具备动态能力,随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迭代战略实施方案。必要时,应引入‘外脑’与智囊,避免陷入内生性思维局限。”
而战略迭代则是企业高端化进程中的核心闭环。它要求企业建立动态复盘机制,依据市场反馈、技术变革与竞争态势,持续优化甚至重构战略,确保高端化路径的适应性与前瞻性。
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在总结部分,苏敬勤提出,中国企业的高端化应具备“双视野”:一方面要深耕国内市场,依托文化底蕴与产业基础打造高端品牌;另一方面要积极布局全球,通过技术输出、品牌出海实现国际认同。“高端化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在开放竞争中检验成色。”他鼓励在场MBA学员:“中国企业走向高端,是一场艰苦但充满希望的长征。既需脚踏实地、苦练内功,也要仰望星空、拥抱变化。”
互动环节,碰撞中启迪新知。在随后进行的互动环节中,学员们踊跃提问,问题涵盖传统制造业转型、区域品牌高端化、数字化转型与战略匹配等现实议题。苏教授逐一作出细致回应,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不断。一位来自国企的同学表示:“苏教授的观点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备实操价值,尤其对企业的战略升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以智赋能,以匠致远。首场大讲堂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金玉然院长在闭幕词中表示,本场讲座不仅拓展了学员对企业高端化的认知边界,也标志着“辽科智汇·匠心致远”论坛的高起点开局。未来,学院将继续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与产业领袖,围绕新质生产力、国企创新、数字化转型等主题开展系列报告,为MBA教育注入更多前沿内容与实战经验。
我们期待,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助力学员、企业乃至区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供稿|工商管理学院
文字|朱晓林
审定|金玉然
CopyRight 2019 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