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辽科大化工学院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辽宁科技大学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储能技术团队在国际能源材料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一区 TOP期刊,IF: 14.1)发表题为《Dual Regulation on Structure-Interface Enables Coal-Tar-Pitch Based Hard Carbon Anodes with High Rate and Storage Performance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作者为2023级硕士研究生徐馨梦同学,通讯作者为周卫民教授,王坤老师。

该研究以煤焦油沥青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交联耦合化学气相沉积(CVD)及后续热处理的策略,实现了对煤焦油沥青(CTPs)基硬碳材料中闭孔结构的可控构筑以及电极/电解液界面的优化,上述结构-界面的双重分子调控策略共同促成了91.6%的高初始库伦效率(ICE),并在0.2 A/g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侯,仍具有320.6 mAh/g的比容量,10A/g电流密度下具有112.6 mAh/g的比容量,该策略系统解决了沥青基硬碳在高初始库伦效率与快充性能之间的矛盾,实现了高能量密度与快充兼容性。

该成果实现了以煤焦油沥青制备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高附加值技术路径,可助力煤焦化、石油化工等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该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