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经法学院研究生培养及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经法学院院长郭浩淼主持,法硕中心主任武婷婷主讲,经法学院全体研究生导师及授课教师参会,并围绕研究生培养与教学工作规范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
会议伊始,法硕中心主任武婷婷就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全面汇报。她着重强调,导师应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紧密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术兴趣,为学生量身拟定涵盖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的培养计划,清晰明确每学期的阶段性目标,助力学生稳步推进学术研究。
武婷婷老师带领全体导师共同学习了《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准则要求导师必须严守学术道德底线,在日常指导工作中积极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品德。
针对学位论文指导这一关键环节,会议明确了导师需全程把关的具体要求。在选题阶段,要确保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开题环节,需严格论证研究的可行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中期检查阶段,要强化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并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定稿阶段,需逐章审核论文的逻辑结构与创新点,确保论文质量与学术规范双达标。
在教学工作方面,会议重点聚焦教学大纲撰写与教学规范执行。武婷婷老师结合学院课程建设的具体要求,详细说明教学大纲需充分体现学科前沿动态,明确核心知识点、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及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以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
汇报结束后,与会教师围绕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展开热烈提问与交流。现场多位资深教师分享了自身经验,提出破解难题的方法。
最后,郭浩淼院长作总结讲话。他要求研究生导师及授课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学规范,切实落实课堂考勤、教学进度管理等各项制度,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不断提升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贡献力量。参会导师纷纷表示,将认真领会并落实此次培训的要求,切实履行好指导职责,不断提升自身的指导水平和教学质量,助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