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两点半,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在明贤楼B315教室成功举办了“科技活动月”系列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特邀在发光材料领域具有深厚研究背景的许博旭博士作题为《发光材料种类和作用》的专题报告,吸引了众多研究生到场聆听,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许博旭博士长期致力于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研究,在Y₂O₃-ZnO陶瓷荧光粉和上转换薄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他通过调控稀土离子(如Er³⁺、Yb³⁺、Tm³⁺)与碱金属离子(如K⁺、Na⁺、Rb⁺)之间的协同作用,系统揭示了材料组成-结构-性能的关系,并实现了Yb³⁺/Er³⁺/Tm³⁺三掺杂体系的可调白光发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Rare Earths》《Journal of Luminescence》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并主持完成广东省教育厅项目,同时与辽宁星空钠电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光电功能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报告中,许博士详细介绍了发光材料的分类、特性及其应用进展,从激发机制出发将材料分为光致发光、电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等类型,并深入讲解了其发光机理及构效关系。他指出,这类材料具备全光谱可调、高量子效率等特点,在照明、显示、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次报告会不仅拓展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也为学院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研究生纷纷表示,报告内容逻辑清晰、内容详实,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应用价值,对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方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作为“科技活动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学术报告会为研究生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未来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将继续邀请更多专家学者开展学术活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供稿人:理学院张新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