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科大师生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5-09-04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以庄严的仪式共同铭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辽宁科技大学广大师生怀揣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对和平的珍爱、对未来的向往之情,在学校各个会场、教室等地收听收看了大会直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盛大的阅兵式引发了师生们的热烈反响和共鸣,大家结合工作、学习实际畅谈感悟、期许未来。
发展规划处处长屠良平说,纪念大会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对历史的回应,对未来的宣誓。从积贫积弱到国富民强,我们用不懈的奋斗证明: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安邦。铭记历史,致敬先烈,我们要以实干汇聚力量,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要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转化为攻坚克难的行动力,融入学校“十五五”发展蓝图规划中,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晋表示,纪念大会举世瞩目,充分展示了国家力量,极大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大会号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中,以坚定拼搏、自信自强的姿态扎根岗位,牢记使命,迎接挑战,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陶润城说,九三阅兵气势如虹,让我心潮澎湃、深感震撼。受阅将士眼神中饱含的坚定,源自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新型装备的集中亮相,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这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生动体现。这场阅兵,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未来,我将把这份震撼转化为育人动力,助力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倩说,80年砥砺崛起,铸就今日国家底气。多个“首次”亮相,是民族从低谷到巅峰的“逆袭”。作为学生工作者,更要将这份能量转化为动力,引导学生敢探索、勇创新。以“强国有我”明方向,以“志在必得”践担当,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让青春力量汇入强国洪流,助力祖国山河永昌富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书菲说,阅兵式上,看到首次设计东北抗联等英模部队代表编组受阅,我感慨万千,辽宁有许多东北抗联的遗址和故事,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未来,我将把这些历史更好地融入课堂,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学生们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让历史照亮未来的道路。
民建辽宁科技大学支部主委邢军表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也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民建会员,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
化学工程学院教师安百钢说,巍巍雄师,铁甲铮铮,今日长安街上的列列方阵,如移动的钢铁长城,每一帧画面都写满了大国自信与和平担当。锐利的新装备,呼啸而过的战机,清晰勾勒出一个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这不仅是一场国力的展示,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将继续扎根科研一线,致力于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以更坚定的创新信念和扎实的工作,为提升国家战略实力、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外国语学院教师陈媛媛说,阅兵式本就是一堂宏大的思政课,更是极具价值的教学载体,它为家国情怀教育打造了沉浸式场景,构建出超越课本的震撼力。未来,我将把爱国主义教育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学生能感知的视听体验,用仪式感唤醒他们的使命感,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
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张紫缇说,战机列阵、方阵铿锵的画面直击人心,令人感到无上荣光,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未来,我们不仅要铭记先辈以血肉之躯换来的和平,更应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以“啃硬骨头”的韧劲突破技术壁垒,用专业所学守护国家发展,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奋斗中薪火相传。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本科生李文翔说,80年前,革命先烈以热血换来今日之和平盛世,新时代大学生,唯有将爱国情转化成奋斗实干的力量,才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愿未来,我能为打造国之重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供稿单位:宣传部 图片来源:宣传部)
编辑:吕轶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