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科大团队为鞍山31万学子讲授科普课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5-09-23
9月19日,由辽宁科技大学、中共鞍山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鞍山市教育局、鞍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鞍山市鞍钢高级中学承办的鞍山市“科技助苗行动”示范性科普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鞍钢高级中学开讲。全市31万大中小学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收听授课,共同厚植对钢城鞍山的城市情怀,探索钢铁冶金科学之光。
该科普课由学校志愿者团队李维娟、湛文龙、贾学龙、关锐、王雪松、戚桓、陈冰等师生共同打造完成。当天的科普课上,团队以组合方式讲授了“钢铁与生活”“铁矿石从何而来”“炼铁和炼钢”“钢的成形及应用”四部分内容,通过1个小时的组合式授课向全市学子讲授了铁矿石的勘探、测绘、采矿和选矿,烧结、冶炼、炼钢、精炼,连铸和轧钢等钢铁冶炼的全流程。
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学校组建高质量师生科技志愿者队伍,邀请中科院院士闻邦椿、志愿服务领域权威专家陆士桢开展培训增强科技志愿者认知、提升专业化水平,依托教育基金会设立科技志愿服务基金,建设鞍山市“科普课堂”智慧教室,举办主题科技展,带领青少年参观学校实验室,打造“快速成形”“化学的魅力”“飞机如何上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系列科普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科学教育,还配合科普课编写了钢铁冶金科普读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内容多元的科技志愿服务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科普课授课前,学校科技处负责同志发布了钢铁冶金科普读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电子阅读版,学校相关部门、鞍山市教育局、市科协及鞍山市高级中学领导为学生代表赠阅科普读本。
鞍山因钢而立,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拥有百年工业历史,素有“祖国钢都”之称,城市发展与钢铁产业紧密相连,近年来通过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更是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首个“全国科普月”到来之际,主办方在做好教育“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加法、普及钢铁冶炼完整流程的同时,组织全市学子通过科普课重新识读家乡,形成对鞍山这座钢铁城市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 (供稿单位:材冶学院 图片来源:材冶学院)
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