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
11月7至9日,“沈化百特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在沈阳化工大学圆满落幕。本届大赛汇聚全国高校创新力量,共收到3394件有效参赛作品,经过激烈角逐,最终357个项目晋级决赛。我校研究生参赛团队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科研实力斩获佳绩,6支参赛队伍获奖,其中3项荣获全国二等奖,3项获得三等奖。同时,学校还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充分彰显了我校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实力和人才培养成效。
研究生院始终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置于核心地位,积极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培养体系,将专业教育与国家“双碳”目标需求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竞赛组织机制和专业的导师指导团队,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本次大赛的优异表现,是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创新教育改革落地见效的生动印证。
未来,研究生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产教协同,持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聚焦国家“双碳”战略关键领域,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联动,着力培育更多兼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持续贡献辽科大力量。
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获奖名单
获奖等级 |
作品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教师 |
国家级二等奖 |
《面向零碳炼钢:烟气回流协同富氧燃烧预热废钢技术与超低排放研究》 |
李思佳、胡嵘心、朱琳 |
刘广强 |
国家级二等奖 |
《塑料固废超临界水气化的能质耦合多途径资源化研究》 |
余心悦、付晨、宋鸿、聂钦培、申良迪 |
白斌 |
国家级二等奖 |
《焦“污”变“容”——废生焦粉热化学循环再生与吸附-储能梯级利用》 |
黄娇、李涵琪、张桐桐 |
朱亚明 |
国家级三等奖 |
《矿山固废在道路工程中的低碳高值化利用》 |
白金宇、钱京轲、陈宇蒙、刘雨晴 |
张铁志、田雨泽 |
国家级三等奖 |
《活性炭负载氨基酸类低共熔溶剂协同脱除SO2和NO》 |
李悦颖、朱志伟、王相力、傅麟钧、王阳阳 |
窦金孝、陈星星 |
国家级三等奖 |
《金属修饰C3N1单层传感器:提升新能源电车充放电安全性》 |
谷明洋、赵泽旭、张祖勋、张宝山、张炜铭 |
陶林、安百钢 |


版权所有: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千山中路189号 邮编:114051
邮箱:lkdyjsyzhb@ustl.edu.cn

微信公众号:辽科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