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科大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师生热议共话担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5-10-30

1030日,辽宁科技大学党委常委会会议召开,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部署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校范围精心组织全面掀起学习热潮,明晰思路精准锚定发展航向,凝心聚力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谋划好、推进好“十五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

日前,辽宁科技大学师生热切关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师生通过多种形式,结合自身工作与学习实际,畅谈体会、共话担当,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目标、接续奋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辽科大力量。

党委书记孟劲松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与战略擘画,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会议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为高等教育锚定了航向,提供了遵循,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所与冶金行业发展同频共振的高校,我们需深刻认识到,“十五五”时期既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阶段,更是学校实现特色发展、跨越提升的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立足“国之大者”,以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科大看科大的格局与视野,深刻把握学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的使命与担当,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辽宁全面振兴大局,精准对接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持续深耕“核心价值铸魂、三类知识夯基、两种能力锻才”的教育教学理念,全力推动“十四五”圆满收官,科学绘制学校“十五五”愿景蓝图,以实干实绩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党委副书记、校长胡军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开局的关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等战略部署,为我们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办学治校的生动实践,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科学系统制定学校“十五五”规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强化有组织科研,全力攻坚“双一流”建设。聚焦先进制造与新材料、“双碳”“AI人工智能+”等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方向,立足学校钢铁冶金特色优势,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和校地校企合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赋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辽宁全面振兴中彰显辽科大担当,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贡献辽科大力量。

党委组织部部长纪振廷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擘画了我国“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必须遵循的六个原则,其中第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学校组织部门负责人,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以筹备召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为契机,有效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推进“一融双高”建设,深入实施“校园先锋工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规划处处长屠良平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为学校在新起点上谋划长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发展规划工作要自觉将学校发展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辽宁全面振兴的大局中去,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未来,我们将聚焦“十五五”规划蓝图,以服务辽宁全面振兴为主战场,强力推动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特别是要发挥学校传统工科优势,深化“人工智能+专业”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卓越工程师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具体推动部门,将强化统筹协调和监测评估,确保“十五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科技处处长何志军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为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强化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不仅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战略支撑,更是高校必须扛起的时代重任。我们要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起“产业集群+实验室群”协同发展的新模式,系统打造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全链条的一体化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相互赋能。未来,我们将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全面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若干前沿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取得更多引领性、颠覆性突破,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贡献更为坚实、更具韧性的科技力量。

人事处处长焦安源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人事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学校人事工作,不断完善高效运行的人事工作体制机制。着力优化青年教师发展支持体系,营造良好人才生态,推动领军人才在规模与层级上实现历史性突破,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1+3+2”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奋力实现学校“十五五”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夯实人才与制度基础。

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艾新港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部署,为材料和冶金学科发展指明路径。针对高端金属材料、低碳冶金技术等“卡脖子”领域,学院将深化校企合作,联合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把科研课题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在教学中融入“双碳”理念,增设绿色冶金实践课程,培养既懂技术又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围绕新能源材料研发申报课题,以科研突破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始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科研动力,为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李晓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学院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学院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立足化学工程与技术优势学科,持续深化煤化工清洁转化、能源化工、氢能与低碳技术等特色方向研究,努力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中展现责任与担当;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强大动力,积极融入辽宁“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推动科研项目落地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杨永辉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宏伟蓝图。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聚焦立德树人,发挥好地方省属院校学科和区位优势,细化发展蓝图,服务好国家战略需求;突破学科交叉与工艺结合瓶颈,通过数据标准化、流程再造及管理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钢铁企业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以“数字孪生+强化学习”框架优化工艺,探索AI驱动的全流程智能化升级新路径;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挑战“卡脖子”难题,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王湃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及“推动绿色转型”,为建筑学、动画、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路径,提供了广阔舞台。学院党委将组织全院师生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主动对接“十五五”规划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产学研用结合,聚焦城乡融合与地方文旅,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紧扣实体经济与康养产业,以创新设计赋能制造业升级;专注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推动文化数字化传播;围绕美丽中国目标,在可持续设计、生态修复等领域贡献智慧与力量,努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设计人才。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研机械2024班姜腾霄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新时代研究生,我将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充分领会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体要求,着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本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配合学院推进学风建设,以更强定力、更实举措深入落实“校园先锋工程”,把自己锻造成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勇于拼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彰显青春力量。

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2023级本科生柳凯木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发展蓝图与“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部署,让我备受鼓舞。采矿行业正处在从传统开采向智能绿色方向升级的关键期,我将深耕专业核心课程,主动参与相关研究项目,在专业领域筑牢根基;利用假期进入矿山企业实习,把课堂理论与井下智能监测、绿色充填开采等前沿技术相结合,力争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破解行业难题的实践能力,用专业本领响应国家矿业行业高质量发展号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践行青年担当。

编辑:吕轶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