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科大党委书记与暑期社会实践师生代表座谈会召开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5-07-25

7月23日,辽宁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与暑期社会实践师生代表座谈会在校部421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孟劲松、党委副书记孙晓华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材冶学院“创新先锋”实践团的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实践感悟,共探成长路径。

座谈会以一段生动的社会实践纪实短片开篇。短片再现了7月21日的实践场景: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以及材冶学院“创新先锋”实践团等30余名师生走进鞍山钢铁集团,开展“万生进百企 钢铁筑脊梁”全国钢铁行业院校学生主题实践活动。师生们通过实地参观与座谈交流,系统了解鞍钢科技创新、智能生产及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纵深发展。

会上,实践团成员踊跃分享在鞍钢的实践收获。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的科研设备、前沿的钢铁材料研发成果,让大家直观感受到鞍钢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厚积淀与硬核实力;炼钢总厂三分厂的生产现场,智能化的炼钢流程、高效协同的生产节奏,展现出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强劲生产力;转炉集控中心内,精准的数字操控、实时的生产数据监测,让师生对钢铁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想请教孟书记,在‘1+3+2’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如何强化材料冶金等优势学科与前沿科技实践的衔接,为学生提供更多像鞍钢这样的高层次创新平台?”“面对行业新趋势,应如何调整知识结构和研究视角,让学业发展既紧跟学科前沿,又能切实服务于产业升级的实践需求?”同学们结合实践与学业实际积极提问。孟劲松从学校课程体系优化、能力培养强化以及实践机会创造等方面逐一细致解答,现场互动热烈,掌声阵阵。

孙晓华表示,学校党委始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育人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学校“1+3+2”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她勉励青年学子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努力成长为踏实肯干、适应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她要求相关部门和学院以此次活动为范本,推动暑期社会实践走深走实。

孟劲松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他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深刻阐述了实践对于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并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殷切期望:一要做“1+3+2”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刻领悟者和践行者。深入理解这一体系“核心价值铸魂、三类知识夯基、两种能力锻才”的丰富内涵,把握其构建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培养模式,领会其中蕴含的“博学明德 经世致用”校训精神传承,真正将这一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要做投身实践的践行者。在夯实理论根基的同时,主动投身实践,借助创新创业项目,本科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研究生论文研究,寒暑期社会实践以及第二课堂载体,在大学有限时光里全面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让每一次实践都成为能力进阶的阶梯。三要锤炼钢铁意志,练就过硬本领,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在投身行业实践、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突破,努力成长为兼具“钢铁意志”与“钢筋铁骨”的新时代优秀青年。

座谈会后,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合影留念,并为实践团代表赠送书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励大家传承钢铁精神、坚定报国信念。

“转炉测温项目因这次实践获得突破性启发,校领导的面对面指导更让我明晰了研究方向。”实践团成员徐靖博的感言道出众人心声。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传承红色基因、锤炼钢铁意志,积极投身实践,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贡献青春力量。(供稿单位:校团委 图片来源:宣传部 吕轶卓)


编辑:吕轶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