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徐东生研究员,为师生作了题为《钛基合金位错孪晶行为的多尺度计算模拟与设计》的学术报告。我院王国承教授主持了本次报告会。材冶学院和理学院教师及研究生代表70余人参加了交流。
钛合金由于强度高、密度低、耐高温、耐腐蚀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及医学等领域,但由于其活性高、成分和微观组织复杂,导致合金的研制和优化难度大、历时久,限制了其应用前景。针对这些问题,徐东生研究员介绍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团队集成高通量计算模拟和实验表征与验证的材料基因工程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钛合金计算设计与优化平台的建立,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尺度计算模拟形变孪晶和位错行为,揭示钛合金制造和使役过程中有序相关的孪晶及伪孪晶新机制,位错相互作用及点缺陷的产生、位错偶转变机制及产物对位错运动及疲劳断裂的影响,以及在钛基结构材料设计、微观组织及制备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研究。
报告结束后,徐东生研究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解答了大家关于不同合金的计算模拟及合金熔炼及热加工方面相关问题的疑问。此次学术报告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助力师生掌握材料计算模拟学科前沿动态,并将有助于师生们的计算与应用的结合,提高同学们未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