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科研团队 » 正文

材冶学院科研团队介绍——冶金及新材料交叉学科团队

为了实现传统冶金行业实现跨越式升级,着眼学科交叉和立足原始创新是必要举措。冶金及新材料交叉学科团队面向我国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面向辽宁基础原材料供应基地定位需要,继承和发展辽宁科技大学传统钢铁冶金和焦化学科优势,在钢中夹杂物二步形核双相界面层矿焦耦合汽车板陶瓷涂层高温过程方面提出众多创新理论。

目前,团队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和实验师1人。主要研究领域为:(1)化学和物理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包括液态结构、多尺度过程的物相结构与性质关系和热动力学模型;(2)基于焦-矿-铁耦合的炼焦-高炉炼铁系统研究,包括过程信息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过程预报模型等;(3)高品质钢洁净化、晶界工程和表面工程一体化研究,包括浓/微/活泼元素的冶金行为、夹杂物/第二相调控、晶界-第二相粒子耦合强化、汽车板涂层和防腐蚀等;(4)冶金二次资源制备新材料理论与方法,包括铁尾矿制备微晶玻璃、COH2气敏新材料开发等。

团队近三年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9项,省级、企业合作和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到账经费近千万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Fuel, Corrosion Science, Scripta Materialia,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 Materials Today Nano,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等高水平期刊上。

团队带头人:王国承 教授

王国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江西理工大学和辽宁科技大学,2018-2019年在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系访学一年。长期从事钢铁冶金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际上首次将原子团簇、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引入炼钢领域,提出“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二步形核理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主讲“冶金物理化学”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辽宁科技大学“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学生最喜爱教师”、“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全国冶金高校青年教师提名奖等荣誉。兼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分会委员、冶金反应工程分会委员、冶金流程工程学分会委员,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辽宁省高校冶金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团簇性质的钢中硫化锰夹杂析出演变机制及细化调控”(课题编号52174318)、“基于二步形核理论的钢液凝固过程中夹杂物细化控制基础研究”(课题编号51874170)、“高洁净钢液中纳米尺度夹杂物形成及演变过程的热力学研究”(课题编号51004054);辽宁省高水平创新团队国(境)外培养项目“洁净钢冶炼与夹杂物控制理论研究”(课题编号2018LNGXGJWPY-YB011)、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基于二步形核理论的钢中夹杂物形成机理及控制”(课题编号2015020181);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耐候钢中稀土内耗机制研究”、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于二步形核理论的钢中强脱氧产物尺寸控制基础研究”等纵向项目。主持完成山钢、首钢吉泰安新材料公司、巨能特钢、包钢等企业横向课题研发。累计到校科研经费500余万元。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52篇;获批发明专利6件;出版专著《钢中夹杂物尺寸细化控制理论与技术》和主编教材《炉外精炼》各1部;参与编写国际专著《Treatise on Process Metallurgy》和国内《炼钢学》教材各1部。                                              


知名大先生:汪琦 教授

汪琦,教授(二级),任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1998年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长期从事钢铁冶金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固体反应双相界面层”概念,开发了炼焦和高炉过程检测新方法新仪器、过程预报模型等,其中“高炉用焦炭质量评价新方法”编入相关《炼铁学》教材。指导的2名博士生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曾任国务院冶金工程学科评议组(第七届)成员、辽宁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辽宁省化学冶金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冶金学术团队负责人。现任辽宁省人大代表、中国金属学会委员和辽宁省金属学会理事。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第四批和第六批“省级优秀专家”、辽宁省“教学名师”以及多个学校荣誉称号。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固体反应过程中双相界面层形成的物理化学”(课题编号51634004);国家自然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基于焦炭综合热性质的炼焦配煤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编号U136121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铁氧化物/碳混合物非等温还原的耦合气-固反应动力学解”(课题编号50974071);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用铁尾矿合成镁橄榄石耐火材料的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0774044)。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合作项目“客户高块矿高炉炉料高温性能研究”(课题编号2023-039),“High Al2O3 Slag Formation and Thermal Properties Research Project”(课题编号2014-12-108),“耦合条件下矿焦综合评价”(课题编号2019-07-75),“耦合条件下矿焦综合评价(二)”(课题编号2019-10-122);与中唯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项目“神木半焦粉作铁矿烧结燃料和含碳球团还原剂的研究”(课题编号2010-0-80);与包钢合作完成重大项目“满足不同容积高炉焦炭质量的研究”(课题编号 2018-10-102);与攀钢合作完成项目“焦炭质量评价与入炉适应性研究”(课题编号 2016-12-96);并与鞍钢、宝钢、武钢、河钢、湛钢、天钢、建龙钢铁等10多个企业合作横向课题研发,累计科研项目6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超1600万元。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18件;出版专著《铁矿含碳球团技术》和《焦化过程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等2部。

青年亮剑:黄浚宸博士

黄浚宸,男,讲师。2014年毕业于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冶金及金属成型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Ruediger Deike教授;2021年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博士学位,师从汪琦教授。2022年7月入职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冶金工程系。从事焦炭与CO2/H2O溶损劣化机理,多孔介质气固反应非等摩尔多组元扩散动力学,矿焦耦合条件下焦炭溶损劣化机理研究。获2021年辽宁科技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焦炭-H2O非等摩尔多组元扩散—孔壁溶蚀劣化机理”(课题编号:52204315)。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固体反应过程中双相界面层形成的物理化学”(课题编号51634004);国家自然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基于焦炭综合热性质的炼焦配煤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编号U1361212);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基于反应过程中质量与热量变化差异的碳气化反应动力学基础研究”(课题编号51704149);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合作项目“力拓集团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混合铁矿粉烧结试验”(课题编号2023-068)和“客户高块矿高炉炉料高温性能研究”(课题编号2023-039)。在Fuel(IF 7.4)、Applied Surface Science(IF 6.7)、Energy & Fuels(IF 5.3)、ACS Omega(IF 4.1)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检索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