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中心中试基地建设
辽宁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中试基地将依托辽宁科技大学优势学科,紧扣辽宁省区域发展需求,聚焦菱镁新材料、机械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开展建设工作。
辽宁科技大学正在建设菱镁新材料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中试基地以此为核心,专注于菱镁新材料领域,与实训基地形成互补,侧重于工艺放大和产业化验证。中试基地将瞄准辽宁省菱镁产业为代表的支柱产业,解决行业中关键的工艺放大难题,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创新引擎;中试基地不仅服务科研和产业,更要反哺教学,为材料、化工、机械等优势学科的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场景,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中试基地创新运营模式:中试基地将引入头部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共建。与校内优势学科团队、校外科研院所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邀请产业专家、企业家组成顾问团队,为中试项目提供技术路线指导;积极链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金融资源,为经过中试验证的优质项目提供后续产业化的资金支持。
中试基地的建设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持续迭代”的原则。
※近期:夯实基础(未来1年)
·完成中试基地的空间规划与功能设计,与辽科大的菱镁实训基地形成错位发展。
·启动核心团队组建和首批中试设备的采购与安装。
·积极争取市级或省级中试研发平台认定,获取初始资金和政策支持。
※中期:能力建设与模式验证(未来2-3年)
·完善中试服务流程与管理规范。
·重点突破1-2个标志性中试项目,成功实现技术转移,形成示范效应和成功案例。
·探索并确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实现部分运营成本的自给自足。
※远期:生态赋能与自我造血(未来3-5年)
·成为区域乃至全国菱镁新材料产业不可或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立起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通过服务收入反哺平台再发展。
·孵化一批高技术科技企业,真正成为区域新兴产业策源地。
辽宁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中试基地建设将以辽宁科技大学优势学科为根基,以市场化运营为灵魂,通过开放合作整合资源,最终成为连接实验室与产业化鸿沟的坚固桥梁。
(更新时间: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