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消防安全,事关每一位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随着高校生活场景日益丰富,用电设备增多、人员聚集性增强等因素,使得校园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加。然而,部分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潜在火灾风险认识不足,应急处置能力欠缺,消防安全教育亟待加强。
应急管理部发布的《畅通生命通道》视频中,一组组数据与案例警示着我们:消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一旦堵塞,分秒之差可能就是生死之别。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宿舍里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在走廊堆放杂物,还是教学楼安全出口被课桌阻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都可能成为火场逃生的 “拦路虎”。消防安全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融入日常的警惕:记住宿舍楼内的疏散指示标志位置,定期检查插排是否过载,不将衣物覆盖电器散热口,更要主动劝阻占用消防通道的行为。当遇到火情时,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口鼻、弯腰沿安全通道撤离,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往往能在关键时刻为生命争取更多可能。
2025年高校消防安全公开课围绕高校场景,深入剖析宿舍等区域易发生的典型火灾类型,针对宿舍用电、用火习惯,拆解火灾预防关键要点。还对校园防火措施等安全细节逐一说明,通过模拟场景传授正确逃生路线选择、避险姿势,以及灭火器规范使用、初期火情扑灭等实操技能。
如今,校园里的消防宣传标语不再只是墙上的装饰,而是化作了学生们自觉遵守的安全准则。宿舍内,违规电器难觅踪影,规范用电成为共识;校园各处的消防设施旁,多了驻足学习使用方法的身影;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提醒消防安全隐患渐成风气。这些由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点滴改变,正凝聚成抵御火灾风险的坚固屏障,为校园安全注入持久而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