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桃李芬芳。在学校迈向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道的浓厚氛围,现特别推出“喜迎党代会 致敬筑梦人”先进典型展示栏目。他们中,有德才兼备、行为世范的师德标兵;有甘当人梯、默默奉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有潜心教学、科研攻关的优秀教师。他们的奋斗与奉献,正是学校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的生动缩影,也是给即将召开的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深情献礼。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奋力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要始终厚铸师者之魂、勤修师者之德、精练师者之能;要胸怀大局、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学习韩铁强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2025年度荣获表彰的优秀教师,见证他们深耕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的良好风貌,为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汇聚奋进力量!
1.表彰教师:栾舰
栾舰,副教授,材料与冶金学院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辽宁科技大学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中国金属学会耐火材料分会委员,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无机非金属矿工业协会镁质材料专家,营口市政府特聘科技专家,鞍山市菱镁行业协会特聘专家、营口市耐火材料协会特聘专家。从事耐火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承担国家及省市级项目30余项,获辽宁省科技奖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等奖励5项,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奖励1项。
2.表彰教师:张涵
张涵,博士,化学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在科研方面,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8项,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Energy Storage Materials、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13篇,累计被引用800余次。在人才培养方面,该同志指导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A类竞赛中多次获奖;担任全国硕士研究生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受邀担任RSC、Elsevier、ACS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展现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力与国际交流能力。
3.表彰教师:张新贺
张新贺,博士,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课程授课竞赛三等奖、全国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三等奖等10余项省级及以上奖项,并荣获校优秀教师、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荣誉称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优质课堂奖、教案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等教学奖励。教学改革方面,主持辽宁省研究生教改项目、校级本科教改项目、实验教改项目及研究生教改项目等,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科研方面,主持省科技厅项目、省教育厅项目、市级项目、校优秀人才项目及校青年基金项目等,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指导学生方面,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并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4.表彰教师:陈永君
陈永君,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实验中心主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获校优秀学位论文1篇,校优秀毕业生1名;指导学生竞赛获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1项,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省级期刊1篇;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Ⅱ类1项(主持);2025年录用T1学术论文1篇(Ⅱ类),SCI检索论文1篇(Ⅲ类)。
5.表彰教师:王昶
王昶,博士,土木工程学院测绘系教师。从教15年,深耕教学改革,主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1项,辽宁省高质量产学研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得全国第十届测绘青年讲课大赛一等奖,全国GIS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获评院级优秀共产党员,并多次获得校级及院级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荣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中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大赛获得特等奖4项、一等奖4项。聚焦遥感测绘领域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5篇。
6.表彰教师:陶冶
陶冶,博士,副教授,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二、三等奖,校创新创业导师、优秀毕设指导教师、院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优秀班导师、企业奖教金,全国计算机教学案例竞赛二等奖、电子信息类教学实验案例竞赛北部地区三等奖,校教学竞赛二、三等奖。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社科联,鞍山市社科联重大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供需对接就业育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项目等2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18篇,以第一发明人或指导学生获软件著作权20余项,出版专著1部。主讲省一流课程、校重点金课各1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省级一、二、三等奖50余项。
7.表彰教师:代淑娟
代淑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矿业工程学院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评2016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优秀教师、鞍山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及校级多项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及多项省级科研项目;获批省级科学技术奖励10余项,其中第一完成人4项;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20余件;发表论文28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学术专著3部。
8.表彰教师:胡煜寒
胡煜寒,博士,理学院副教授、数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生导师,MBA导师,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辽宁赛区评审专家,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评审专家,鞍山市首批社科智库专家。近年来,先后主持省社科基金2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科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0余项,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3项,累计发表SCI检索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一、二、三等奖近70项。2024年、2025年所指导的研究生连续2次获评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9.表彰教师:李华
李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硕士生导师,MBA导师。中国劳动经济学会理事,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委员、智库专家,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中共鞍山市委、鞍山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类基金和科研项目近10项。同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技厅科研项目等10余项。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CSSCI收录近90篇。荣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辽宁省创新人才、辽宁科技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10.表彰教师:王健
王健,博士,副教授,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担任设计学(智能影像与数字艺术方向)负责人,现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理事,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华韵奖国赛评委。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3部;主持省部级项目10余项、横向科研课题4项。教学成果曾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案例、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教学案例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多次获评校级本科(研究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在多项国家级竞赛中获奖。
11.表彰教师:杨璐
杨璐,外国语学院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与模式,成效显著,多次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带领团队2次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并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与教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与译著各1部。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对外传播能力,连续2年获评学院“师德标兵”。关爱青年教师成长,全力指导其课题申报、教学大赛以及翻译实践,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师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12.表彰教师:徐琳琳
徐琳琳,应用技术学院电气系专业教师。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基于“跨学科聚合·虚实协同·能力耦合”理念,创新实施“竞赛-创新-岗位”三维驱动教学模式,连续5年指导学生参加“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等10余项,省级以上获奖率100%。主持多项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教学成果获校三等奖,连续2年荣获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二等奖。多次获得国家A类大赛“优秀指导老师”、校“巾帼奋斗者”、“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13.表彰教师:孙书平
孙书平,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教研中心主任职务期间,积极推动“一融双高”建设,带动党员教师干事创业,获评校2022年“红旗党支部”、2023年校级“校园先锋示范岗”、2023年度“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荣誉称号。主持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省党建研究项目、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项目、省高质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课题;获评省思政课精彩教案大赛一等奖、省高校示范观摩思政课等奖项。
14.表彰教师:景婷婷
景婷婷,硕士,体育部教师,校瑜伽代表队教练,健身瑜伽国家级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员。主持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获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主讲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构建“教学—俱乐部—竞赛”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课堂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多次获评“学生最喜爱教师”“优质课堂奖”等荣誉。作为教练带领校瑜伽队在全国及省级健身瑜伽锦标赛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得一等奖20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个人多次被授予“优秀教练员”称号。
15.表彰教师:全震
全震,硕士,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先进制造部系主任,实验教师。近3年,获批校级一流课程1项,并在国家实验空间共享平台上线开放,获校级教学改革成果奖1项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发表教研论文2篇,获批专利授权3项,完成专利成果转让2项,累计转让经费20万元,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项,项目经费46万余元。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大创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获省级特等奖1项,2022年获评校实验室先进个人。(以上按院系顺序排列教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