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建于2003年,至今已走过21年风雨历程。学院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其中包括琴房58间,表演教室1间、CAI教室5间、录音棚2个、录影棚1个、形体教室4间,另外有可容纳300人的小剧场1个、图书资料室1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人数3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教师25人。外聘教师15人,包括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著名剧作家崔凯,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黄晓娟,相声表演艺术家杨振华等作为一线主讲教授,同时还有国家一级编剧崔立君等外聘教师在我院实地教学,负责所担任学科的全面教学工作。
学院共有曲艺、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三个专业。其中曲艺专业是我国第一个曲艺本科专业,2022年,曲艺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该专业的《中国评书艺术》曾获批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依托,在全省以及全国建立曲艺艺术实践和实习基地,2024年,曲艺专业获批艺术学一级学科戏曲与曲艺学专业硕士点,设有曲艺表演与创作编导、曲艺管理与保护传承、曲艺人文与美育思政三个研究方向,二十多年的曲艺本科办学历史将曲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音乐表演专业办学基础深厚,拥有完善的教师队伍,科研、教学成果显著,该专业有二门课程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三门课程获批辽宁省一流课程,2018 年创作了国内首部钢铁题材音乐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获批辽宁省委宣传部优秀剧目资金扶持项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身处工科院校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壤,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拥有工科院校思维和背景的播音专业的特色化建设,该专业学生作为主要演职人员全程参与辽宁科技大学原创舞台剧《雷锋-恰在青春时》台前幕后的创作和执行,该舞台剧获评辽宁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巡展巡演活动“示范展示项目”,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澳大利亚华文媒体“澳华传媒”、辽宁高校思政等媒体平台线上报道。
艺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基础、以辽宁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总的方向为基础,重点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拥有优秀的艺术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艺术学院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找到未来人生的支点。与此同时,艺术学院作为辽宁科技大学的特色学院和特色专业,对辽宁科技大学的美育建设和文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学院率先成立了新工科艺术教育与美育研究室,获评辽宁省美育优秀课程、优秀教研团队、优秀学生社团,并与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发起工科高校美育联盟。新工科美育实践与研究已有相应的成果,体现了艺术学院在辽宁科技大学的特有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