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材冶学院举办第十一期“疫情终有期”系列线上学术报告活动

11月2日,材冶学院举办了第十一期“疫情终有期”系列线上学术报告活动,肖远悠博士和张大征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研经验,艾新港副院长出席并主持会议,学院各专业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280余人参加了活动。

肖远悠博士做了“钢液中金属脱氧反应及氧化物夹杂形核的基础研究”报告。 非金属夹杂物的尺寸细化是提高钢铁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钢中脱氧生成的夹杂物,脱氧反应平衡机理和产物形核机理是夹杂物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目前仍缺少有效的方法去很好地控制凝固过程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及分布,这是因为目前对夹杂物形核过程的物相演变缺少全面认识,对夹杂物形核长大的途径了解的不够清晰。为了探索基于夹杂物形成过程的尺寸控制方法,研究了铁氧熔体中分别用铝、镁和钙脱氧的反应平衡及氧化物夹杂形核机理;并研究了尖晶石MgAl2O4夹杂的形成机理,以及形核路径和尺寸的关系。同时,针对镁处理轴承钢中TiN夹杂细化问题,分别研究了均质形核和异质形核机理以及尺寸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钢中脱氧控制以及夹杂物尺寸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张大征博士做了“ 海洋柔性立管用高强钢组织性能研究 ”报告。海洋深水立管是连接海底井口和海上浮体的关键结构,是海洋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关键部位之一。目前深水立管主要采用钢悬链线立管,其主要缺点是触地点易失效、接头多、安装和维护比较复杂。而柔性立管具有多层复壁结构,在服役过程中表现出柔顺、挠度大、弯曲性好、易安装等优点,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当前海洋柔性立管正朝着高强度、高柔顺度、减重、抗氢致损伤和耐蚀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开发高强度抗氢致损伤的柔性立管用钢以满足其更高的使役性能要求。本文采用低C、低Mn、P、S并复合添加耐蚀元素Cr、Mo、Ni及微合金Nb、Ti的成分设计方法,依次通过轧制和多级热处理,获得了800MPa级抗氢致损伤的柔性立管用钢。通过研究制备工艺和显微组织对力学性能、抗氢致损伤性能、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柔性立管用钢氢致损伤失效机理以及在不同腐蚀环境下的腐蚀机制。

本次学术报告会的成功举办,让同学们对冶金和材料学科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氛围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