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打造精品课堂,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辽宁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计划”系列活动的通知》(辽科大教发〔2021〕39号)安排,学校决定开展思政课程教学观摩活动暨思政课示范课堂评选活动。
一、活动要求
1.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系列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本月全校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听课重点为思政课程,各级领导干部应根据课程安排,走入思政课堂。
2.教师在展示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着力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展示教学模式、方式方法、手段、组织等方面的创新,特别提倡使用在线开放课程以及“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倡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方法。
二、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5月底
三、评分方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互评小组,进行互评互学,依据评分标准对同行进行评分,此部分成绩占最终成绩70%。校督导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院级督导对教师进行听评课,此部分成绩占最终成绩30%。(课程安排详见附件)
四、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设立一、二、三等奖若干,学校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辽宁科技大学教务处
2021年5月6日
附:
辽宁省高校示范观摩思政课评选标准
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应充分体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具有鲜明的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1.教学理念先进。课程理念新,坚持立德树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改革意识强,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能够正确处理教与学、知识技能与过程性目标之间的关系。
2.教学目标明确。目标全面,要求恰当,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学内容丰富。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最新国内外形势、重点热点贯穿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理解和把握教材能力强,能灵活处理教材,能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重点、难点处理得当,容量适度。实现时效性与理论性相结合,体现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4.教学设计合理。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合理设计、安排教与学的活动,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课堂调控有方、顺畅有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交流与评价的空间,适时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推广。
5.教学方法创新。能够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组织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手段、教法选用得当。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恰当,创新应用网络空间,空间教学熟练高效、过程直观生动。
6.教学效果显著。能够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充分,“收、放”恰当,并具有有效性和可控性。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积极性高,课程目标达成度高,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7.教学评价科学。课程评价方式科学规范,能够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注重过程考核。课程评价方式具有可推广性。
8.教师素质卓越。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组织教学的能力、调控能力及应变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教态自然,举止端庄,精神饱满,情感投入自然恰当,能够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