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专区 >> 最新消息 >> 正文

国家级教学名师蒋宗礼教授莅临辽科大交流指导

  6月1日,国家级教学名师蒋宗礼教授应邀莅临辽科大,在图书馆报告厅做《强化内涵建设 系统设计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主题讲座,并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各专业进行了深度交流。全校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代表共百余人聆听讲座,参加了学习。

 

  蒋宗礼教授,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资深专家,历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教育工委正、副主任,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结论审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计算机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曾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教育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担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以及多项国家级课程负责人,带领国家级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及国家精品教材,主持研制《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多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并获得中国高校优秀青年学者、宝钢优秀教师、航天部优秀青年教师、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师德榜样等荣誉称号。

 

  蒋教授以“学生中心(SC,Student Centered)”“产出导向(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持续改进(COI,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工程教育理念为主线,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法与运行方式进行了系统阐述。

 

  蒋教授在讲座中谈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和水平,是建设一流专业的根本。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为专业发展树立了“标准意识”,强化了“质量意识”,同时也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因此,专业需要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深度思考与实施,来全面落实新理念指导下的基本做法,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真正从经验走向科学,从粗放走向精细。蒋教授强调,教师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主体,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对教育科学化和精细化的适应性,切实将“课程导向”教学理念转换为“产出导向”,引导教师站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高度上去把握课程的角色与定位,聚焦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对“复杂”“全工程周期”等关键词进行有效落实,以“学生的产出”为导向,以研究型教学为支撑,构建“系统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有效的结果评价”“科学分析评价结果”“依据结果分析进行教学优化”的闭环教学体系,以知识为载体,科学施教,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专业基本能力,以及探索未知、服务社会的强烈意识和能力。

 

  蒋宗礼教授的讲座为我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清晰的建设思路,在参会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希望各专业能够紧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特质与需求,深入研究,充分论证,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全力以赴做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及2021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写好脚本,脚踏实地走好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