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专区 >> 最新消息 >> 正文

“走过大赛,走向成长”系列报道(十)

有一种认知在我心中激荡

 

 

经法学院法律系 蒋喆

 

      我是一名刚刚参加高校教育工作的老师,为了向辽科大精英教师学习,我“勇敢”地参加了辽宁科技大学2020年线上教学大赛。初上赛场,我就感叹自己的“初生牛犊、不知深浅”。众多参赛老师的精良教学与丰硕成果让我佩服。

 

      本学期由于突发情况,除了原定的授课任务外,我还承担了一门64学时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时间仓促,几乎每天都在备课,但我仍坚持着完成了比赛的各项任务。

 

      在备课与竞赛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教学技能增长的认知,这种认知升华于辽科大兢兢业业的教师群体,源起于学生的信任、形成于入职一线的教育实践,这次紧张比赛中,在备课、备赛的交替准备过程中,我频繁与这种感知触碰,在熟知各种教学媒体与技术的同时,这种感知逐渐清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对教学充满热忱。教学的热忱,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尊敬与倾心,是将心比心的责任感,是对教学神圣职责的肯定,是无怨无悔备课讲解的根基。

 

      2.尊重与引领学生。教学与育人密不可分。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与成长,学生是教学关注的核心。按照人文心理学的观点,关怀与尊重即是无条件的接纳。教师要耐心地化解学生的迷惑,与他共同克服学习的困境。教师重视教学过程中人格的塑造,勤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用自己的实践人生经历感染、激励学生,促进健康人格的塑造。

 

      3.尊重学生,信任与忘我的“人生演出”。取“演讲”和“演出”各自的优点,兼顾深度及乐趣。教学是技术,更是艺术,要能感动人心,必得有出神入化的演出,给学生以美感。要在人生演出中,演绎出真挚的教书育人的篇章。

 

      4. 塑造学生参与感。教师一项独演,学生选择性差,吸收度甚微。教学的变革,不再等人。我们必须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活动的主角根本就是学生、教学是师生共同的责任、教学成果需依学生学到多少及学习感受为判断准则。所以,让学生有参与感、责任感,才是教学有魅力的关键。

 

      5. 倒逼自己掌握现代教学媒体与技术,灵活运用及转换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虽与经验有关,但更与用心程度密不可分,必须保证持续的学习与接受能力。在每次教学时用心并从教学经验中不断成长,就会熟能生巧,使教学的进行更平稳、流畅,更为生动活泼,更促进学生的吸入产出比。

 

 

线上教学 新尝试 新挑战

 

工商管理学院 姜玉新

 

      线上教学对于每个一线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的体验,疫情的突然降临让这种体验占据了新学期所有老师的教学工作。将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各种学习和准备成了我备课内容的全部。

 

      为了更好地促进线上教学工作的进行,学校特举办了辽宁科技大学线上教学大赛,我很荣幸地代表工商管理学院,入围了本次大赛的决赛。参赛之初,教务处请来了国内知名的线上教学专家开设了两场讲座,从教学技巧、在线教育模式与理念、在线考核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我对在线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掌握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比赛过程当中,教务处对参赛选手高标准、严要求。对提交的参赛文档和视频做出了非常细致的要求。为了达到大赛标准,我和其他老师一起学习和掌握了很多对线上教学非常有用的技术,比如学会了用喀秋莎录制教学视频和进行后期处理,认真录制了参赛视频并掌握了为视频添加封面以及其它常用的剪辑技巧。

 

      在比赛投票过程中,通过群众投票环节,我的很多亲人和朋友都第一次见到了我上课的样子,这也是一件很有趣和美妙的事情。最后,大赛的专家评审给我们每个选手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这些专家的反馈对我如何开展和改进未来的教学工作意义重大。

 

      非常感谢学院和学校能给我这样一次参赛的机会,本次线上教学大赛让我收获颇丰,终身受益。

 

 

参与大赛 发现差距 找出前进方向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冯天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寒假,也尝试了网络学习和远程教育的全新体验。从教育部下发实施线上教学通知时所有人的好奇新鲜,到学校组织线上教学大赛培训后的颇丰收获,这一过程让我对线上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次教学大赛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践行与探索,是信息化教学经验的交流与碰撞。

 

      当得知进入到决赛阶段的时候,我就开始积极准备所有参赛材料:前5周的教学设计、5分钟的说课微视频、10分钟的知识点教学视频和1学时的上课教学视频。我对之前教学内容、思路进行梳理总结,再结合线上教学所特有的模式形成了全新的教学设计内容。我参加比赛的课程是校公选课,由于课程的相对特殊性,对我和学生们都提出了新要求。为做好这门校公选课程的课程设计与1学时的课上教学视频,我化压力为动力,在充分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与学生商讨教学过程,积极参加学校线上教学网络培训,努力寻求新颖的教授方式,经过了10多天的日夜奋战,最终线上比赛的各个环节均达到了自己满意的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对10分钟知识点视频的剪辑过程,从对剪辑软件一无所知的“小白”到连续剪辑10多个小时的“爆肝”,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很“过瘾”。

 

     当然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值得的,我所得到的远远比付出的更多!通过比赛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但我并不妄自菲薄,能看到差距,就能找准前进的方向,我会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参赛选手的经验和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我也愿意毫无保留地把我的经验与心得和各位老师共同分享,共同研究,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我校信息化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