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专区 >> 最新消息 >> 正文

“走过大赛,走向成长”系列报道(十一)

我的大赛付出与收获

 

理学院 孙超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上教学大赛,从参加培训、学习、选题、着手准备、录制视频,剪辑、合成,再到提交作品、校内外专家评审、大众投票,整个赛事持续了近两个月,虽然备赛过程付出很多辛苦,但回过头来,我深刻地体会到学校及教务处的良苦用心,以及“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赛事理念。作为从事教学工作十多年的一线教师,从中也收获颇多。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正值线上教学初期,一切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内容,陌生的是全新的教学模式。查阅大量资料,寻找教学案例,构思选题,构图、灯光、距离、拍摄、剪辑视频,精美又有创意的PPT,每一个创意,每一帧、每一页、每一个插图、每一处布局都是经过数十次的调试与修改,并最终实现了视频声音、图像画质、流畅程度的有效平衡。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教务处的老师,他们不辞辛苦,勇于担当,精心组织了若干场线上教学培训,为我们线上教学和线上教学大赛的顺利有序开展保驾护航。

 

      通过参加这个线上教学大赛,我收获到很多,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

 

     校领导对教学的高度重视

 

      张校长多次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和几百位教师相聚在云端,共同聆听来自专家及同行的分享。学校领导还亲自进入线上课堂听课,教务处樊处长全程参与听课,让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信心倍增,士气大涨。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娴熟运用

 

      以往的高等数学教学主要以板书讲授为主,电教手段的运用有所欠缺,通过这次比赛,我能够更加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使课堂直观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抽象与实际,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今后我还会把更有效、可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推广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新的课改理念融入教学设计

 

      参加此次比赛,能够看到很多参赛老师教学设计的新颖之处,突出学生主体,教学过程分析细致,设计巧妙,有很多值得自己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我也愿尽自己所能体现应有的担当,为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新教师的新体验与新收获

 

经济与法律学院 朱迪诗

 

      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模式成为了教师们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的手段。这对于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新教师来说,既是一次考验,又是一次加快进步的机会。而参加本次线上教学大赛,更是督促新教师反思教学成果、完善教学设计与优化教学手段的机会。

 

      作为新教师参赛,我从初选到决赛阶段前后共经历了一月有余的比赛准备。在这期间,我参加了教务处组织的多次线上教学方法培训,与共同奋战的参赛选手相互交流经验,不断修改参赛作品,熬了很多个夜、录了数不清的修订版视频,最终完成了5周课程的教学设计、1学时的课程实录、5分钟的说课视频和10分钟的教学展示。整个过程,心态和状态也发生了改变。参赛选手之间的互帮互助,交流网络平台与软件的使用经验,大家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比赛状态非常良性。教务处的老师们全程陪伴,提供技术支持,即使因为疫情无法见面,也依然感受到辽科大大家庭的归属感。

 

      这一个多月的参赛经历,不管是对完善参赛作品,还是提高日后的教学水平,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新教师作为线上教学的实践者,在未来的教学中,将网络资源和手段继续利用下去。

 

 

我就是我 不一样的烟火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王东

 

      疫情期间,自己做了张“在家听歌、睡觉就是做贡献”的海报。其实,哪有可能如此休闲?海报的正下方还标出了项目指南:接受学校网络培训、参加线上教学大赛。

 

      “停课不停学”,学生远比自己更为适应。面对超星、雨课堂、云班课、钉钉等众多平台,我这“一指禅”竟无从下手,好在有冯天老师指点迷津,拨开了云雾,选定“钉钉”。“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刚刚忙活了个虎皮色,就又有幸代表院里参加学校的线上教学大赛。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本人擅讲,且坚信,无论是哪种课堂教学形式,“讲”为本,余者皆“锦上添花”罢了,正所谓“大道至简”。为此,本人最看重的便是“线上教学展示”环节。因受到录制场地老物件“黑胶唱片机”、“电影机”的启发,构思框架,即兴讲了《国粹艺术六观之梅骨芳华》的知识点之一“四大名旦”。虽一气呵成,但也有不足、遗憾之处,如初讲有两处在语言表述中有翻眼想词现象,理应避免;再如平翘舌音也不够讲究,“笑不露齿”的齿,读为“ci”,较为刺耳。因大赛而昭示的细节纰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诸多教学功夫仍需淬火,方能成钢。

 

      自己始终向往着一种授课状态,“先生讲到紧要处,便成为表演,手舞足蹈,情不自已,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讲到欢乐处,则大笑,声震屋梁;讲到悲伤处,则痛哭,涕泗滂沱。每次钟响,他在掌声雷动中大摇大摆地徐徐步出教室”。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经过大赛洗礼的我,也必将是绽放得更加热烈的教之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