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中汲取成长的能量

应用技术学院 赵传尊
2020年的第一个学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学期,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全部教学计划,第一次接触到了线上授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非常荣幸第一次参加学校线上教学大赛并进入决赛。回顾整个赛程,有提高,有收获,有压力,同时也有惊喜。
学习及自我提升
初赛的准备阶段是积累经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教务处推送的各类线上教学的学习视频和专家讲座,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使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在线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更加细致。在最初的“线上+直播”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质量反馈机制,增加了教学反馈环节和互动环节,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保障教学质量。在不断学习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更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了解到在电脑另一端的老师要教授什么,而屏幕这端的自己应该学会什么。鼓励学生们独立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重新梳理了课程的内容,调整教学环节,在每次课前推送本次课程导学及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及重难点,是我课前必做的功课。通过反复观看专家讲座,对照自己教学视频、整理学情资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计划,分析每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修改教案,是我每次课后必做的功课。这些工作的积累也为准备参赛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动力、成长与收获
决赛过程是压力最大的阶段,也是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阶段。通过学校安排的赛前培训明确了参赛目标:以教学理念为主线,教学目标为基点,信息化手段为辅助,突出重难点是参赛的教学设计方向。通过线上大赛决赛群中参赛老师们相互交流心得,我获得了很多指导和经验,包括教学的设计重点、视频的制作,软件的选用等,完全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战友般的支持。另外还有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鼓励,给出修改意见,完善设计内容。同时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助力,承担了孩子们的托管工作。这一切使我变压力为动力,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完成了资料总结、学情分析、课件制作、视频录制等参赛内容,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感谢本次大赛,使我发掘潜力不断成长,激励自己在教学方向的进步。感谢大赛专家评审给出的专业细致的点评,得到了肯定和教学发展的方向,同时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将继续积累教学经验,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
拨开云雾见青天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书菲
线上教学大赛已经落下帷幕,回顾整个参赛过程,可以说感动与收获满满,同时也推动着我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更自信地面对学生、面对课堂。
懵懂参赛,重构教学
在学院的推荐下,有幸和全校线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切磋,虽然紧张,但也始终是轻松的心态,这种心态仅仅持续到看见学校大赛评比办法的那一刻:教学设计、数据支撑、说课视频……整整五项需要上传的资料,别说准备了,连这五项内容代表什么意思我都不是很清楚,但是随着整个备赛过程的推进,通过对自身教学的不断总结和提炼,自己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中的欠缺开始逐渐浮出水面,真实而残酷地显露在眼前,懵懂的我,借着赛事之风,鼓起迎难而上的勇气,在短短一个月的参赛时间里,通过对教学理论的系统梳理,对教学实践的重新设计,不仅加深了对教学的认知,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收获了教学能力的飞速提升。
专业点评,助推成长
学校对于在线教学的极度重视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线上开课的第一天,校领导班子就集体莅临了我的直播课堂。下课后,学生私信我:“老师你咋不提前通知一声呢,我们都不知道该说点啥!”我只能回以一个捂着脸啼笑皆非的表情,因为我也是既惊喜又意外。但是,当亲眼目睹大赛官网发布的评委阵容时,我不由得再次感慨学校为了给老师们提供真枪实弹的竞技平台、为了帮助教师们得到实质性的教学能力提升,真是作足了准备。更为意外的是,赛后我收到了评委一对一的教学指导意见,最长的一段点评足有400字,中肯的建议,交流性的话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没有一句冠冕堂皇的话。我内心窃喜,这次比赛真的赚到了,对于个人能力的成长而言,这些资深教学专家的建议和意见远比获奖的意义更大。
线上成长,线下共进
收获的同时,我也有许多感动。线上教学,加深了我跟学生的交流互动。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线上教学不仅没有阻碍师生间的交流,反而让教与学的互动借助网络平台变得频繁了。以网络为媒介,是适应年轻人心理和习惯的交流形式。当网络成为唯一渠道后,师生间好像打破了那层羞涩的窗纸,交流频率和交流范围扩大了,从作业内容的意见交换到作业外的生活,距离远了,心更近了。
那是不是线上教学这场革命,意味着教学形式的彻底突破呢?教学进行至第八周的时候,我请我的学生谈了对线上教学的感受,学生一方面表示习惯和接受了线上教学模式,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也坦言教学效果不如线下教学,同时表示渴望回到学校,渴望坐进教室。无论我们的线上教学设计的多么精美,无论软件的开发多么与时俱进,它都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眼神的交流。疫情的到来使我们每个人都经受了一次教学革命风暴的洗礼,经冬复立春,明媚的春天早已到来,前方是一个多彩的夏天。我们终有一天重回课堂,相信那一刻取长补短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会成为教学的主流,发挥传统教学、板书教学的优势,融合线上教学的长处,将更为优质、更为高效、更适合时下年轻大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形式呈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