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专区 >> 最新消息 >> 正文

“走过大赛,走向成长”系列报道(三)

《参与大赛 收获成长》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孙岩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面对疫情 ,我们辽科大教务处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邀请国内多位教学名师对我校教师进行在线培训,鼓励大家进行“直播”“互动”“答疑”相结合的线上教学。在培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录制和编辑微视频,学会了使用直播软件及超星平台的熟练操作。

 

      为了促进学校线上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了给教师提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务处推出了2020年线上教学大赛。我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学,课前提前通知学生做哪些准备工作、预习哪些内容、课上会学习哪些内容,提前将各章节录制的微视频、课程PPT上传于学习通,在学习通编辑活动测验内容和章节测验内容。课上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互动面板和连麦的方式与学生积极互动。很荣幸,我被学院推荐最后入围学校的线上教学大赛的决赛。

 

      入围决赛,我有几分高兴更有负重前行的感觉。因为每位参赛教师都需要准备前五周的教学设计、5分钟的说课微视频、10分钟的知识点教学视频和1学时的上课教学视频。我将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再结合线上教学模式又重新整理了一下,形成了教学设计内容。为了准备5分钟的说课视频,我整理了《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总结了我的教学流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10分钟的知识点教学比较容易,我截取了一段连杆机构基本特性的授课内容。比较而言,录制视频比准备PPT技术难度要大,既要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还要体现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满足时间的要求。不知为什么,面对着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讲课和说课,语言表达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还经常说错话,不是那么自然,翻来覆去录了好些遍。

 

      经过了十多天的奋战,我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参赛内容。通过大赛平台,我看到了所有教师上传的说课和讲课视频,目睹了所有教师的教学风采,真是受益匪浅!教务处邀请了很多教学名师作为大赛的评委。评委肯定了我的成绩,同时也为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授课模式偏传统教学,互动形式较单一。

 

      我反思了我的教学过程,我采用“钉钉直播”与“超星学习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直播时主要利用互动面板与学生进行互动,由于网络延迟,偶尔采用连麦功能。而有的教师采用的是雨课堂,课堂互动确实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还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添加了课程思政元素,这些都是我所欠缺的。通过这次比赛,我认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具有适应新环境、采用新模式的能力,什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与时俱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学生。

 

      “2020年线上教学大赛”为所有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有利于所有教师的成长,并以此为契机加快了我校混合式教学的步伐。感谢教务处的辛苦筹备与策划,感谢学校和学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所有线上教学工作者的辛苦付出,我们所有人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线上大赛的受益者》

 

化学工程学院 朱珮珣

 

      一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我也加入到线上教学的队伍中来,在参加了各种培训后,我利用学习通+QQ群的教学工具能够完成线上教学工作了,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就在此时,我有机会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线上教学大赛。

 

      大赛要求我们提交5分钟说课视频、10分钟知识点课程视频、教学设计和线上教学支撑数据,在准备作品的过程中,我逐步捋清了线上教学的完整思路,发现了线上教学的优势,在参加了两场赛前培训——周付安教授主讲的《有效的参与和互动:在线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之道》和于歆杰教授主讲的《全新在线场景下的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我更是深受启发,比如,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借鉴了周付安教授提出的“发、练、结”的设计思路,对所授课程从课前—课上—课下进行了系统的教学设计,并且在准备作品过程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我的线上课堂教学活跃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比如,受于歆杰教授关于课程思政实施经验的启发,我认识到理科课程同样可以进行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准备教学支撑数据,激发了我未来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兴趣,在教学平台上进行的教学互动可以全部被记录下来,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在整个参赛过程中,我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满满,教学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不仅学会了诸多用于线上教学的软件使用,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发现了自己的短板和差距,学会了很多教学手段,提高了建课、教学设计的水平,充分意识到线上教学对未来教学的重要意义,有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学的趋势。这次参赛为我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此,对学院和学校给与我参赛的机会表示感谢。祝愿学校教学成果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