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专区 >> 最新消息 >> 正文

云端教学之教师风采篇(六): 挑战线上教学,保证实质等效

(一)代红:有效教学,变革课堂

 

       代红,硕士生导师,教授,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主持辽宁省教改项目、省“十三五”规划项目等。曾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荣获校十大教学明星、校教学质量优秀等荣誉称号。

 

 

       自2018年开始尝试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尝试着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过对分课堂和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其目的就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为其提供一个动态的和可扩充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代红老师说,此次在线教学与之前教学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直播课程教学,更加频繁地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和扩充了教学资源。

 

一、“三步循环”的学习模式

 

采用创新的“三步循环”学习模式:课前——课中——课后。通过课前、课中的微资源可以进行移动的、多次重复循环的自主学习,直至微评价和微反思达到自我满意效果。

 

(1课前学习借助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框架设计,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用不同颜色在思维导图中标注。

 

       为了使课程资源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主要通过短视频、动画、文本和图片多种形式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进行展现。微视频内容设计上要围绕学科的某个知识点,以突出的主题、精炼的内容和明确的目标设计十分钟以内的微小视频。课前通过发布的微视频对课程的重点及难点进行预知,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关注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听课,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2)课中学习活动主要以微课件、微练习、微教案为主,利用微课件上的案例示范及授课过程中穿插微练习及时与学生互动,微测试,课堂讨论,了解学生疑惑并予以解答,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有效地与教师交流、沟通。     

 

      教师承担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学习引导及个性化评价,提炼课程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以交互方式进行学生深度学习的引导,使教学活动参与者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深入和顺畅。课堂上提供给学生思考机会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开展课堂讨论。

 

     课后学习活动主要是学生进行微测试、微评价和微反思,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通过微测试进行自我发现和自我评价,同时通过课前、课中的微资源可以进行移动的、多次重复循环的自主学习,直至微评价和微反思达到自我满意效果。

 

 

微测试和微反思

 

  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平台的数据统计和实施监控功能,重点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微视频+课件+微练习+答疑讨论+微测试),使用多种评价考核手段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评价。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对学习的每个重要过程都进行量化计分,以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微测试成绩统计

 

 

             微作业成绩统计

 

 

            讨论统计

 

   三、有效的学习干预和指导

 

      利用平台上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可以将学习绩效提前预测并反馈给学习者,能够使其总结反思,增加认知内驱动,并通过教师给出的指导性建议来改进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从而形成动态良性循环。

 

      教师的积极参与互动和上线频率的提高,能够帮助学习者找到归属感,有利于提高学习者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自我表达,特别是在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及时回复后,学习者将更加愿意在线交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四、科研教学相结合

 

      在平台资源建设上,将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的竞赛成果与课程知识点结合,分享到在线教育课程中,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的拓展性资源,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获得最直接的经验和科研竞赛思路,使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同时实现网络教学和信息资源有机结合,为学生进行实践探索提供新的指导方向和路径。

 

 

            TCR项目管理进度表

 

      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比未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卷面平均成绩和总成绩均有提高,提高分值如表1“成果应用前后成绩对比”所示。

 

 

       线上线下“三步循环”的教学模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有效的学习干预和指导,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生网络学习的拓展与自我延伸,尤其是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录播课程,丰富了教学方式。融合平台上优秀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方便、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借助平台所提供的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教师给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提供了数据和方向,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为学生推荐有意义、感兴趣的学习资料。

 

 

  • (二)掉线不掉队 隔屏不隔爱

 

         巩荣芬,电信学院副教授,热情大方,喜欢与学生一起感受运动的快乐。她声音洪亮,充满激情,喜欢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曾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省微课大赛三等奖、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校创新创业讲课大赛一等奖。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停课不停学”已成为2020年的全球热搜。“线上教学”成了家喻户晓的词。疫情改变了教学环境、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也改变了电信学院巩荣芬老师。

 

一、参校培训未雨绸缪 居家办公改弦易辙

 

      从2018年以来巩荣芬老师开始参加校教务处组织的关于“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多次培训,可以说对这种教学形式的特点、过程、优势等已经了解了。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和习惯,她对“线上教学和混合式教学”一直没有认可,不想参与其中。而此次疫情成了线上教学的催化剂,成了线上教学最大的幕后推手。正是这学期让巩老师从思想上接受了线上教学。

 

二、平台直录五花八门 教学设计重中之重

 

      二月末,为了线上课堂的顺利开展,学校对全校老师分批分次的进行了线上平台教学的培训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训,她选择了雨课堂,下放的学习资料包括:录屏、一部分自制的PPT、语音以及慕课视频。她发现,不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最核心的还是教学设计。

 

  1. 复杂概念生活化

     

       世间万物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将陌生的专业概念与熟悉的生活实例取得联系,由已有知识来获取新知识,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将“卷积”与“水滴石穿”,“铁杵磨针”的故事结合起来,一来帮助同学理解的卷积物理意义:多次结果的累加,二来也可以借助这些经典故事开展课程思政。

(2)将选频网络(滤波器)与生活中的“筛子”结合起来,利用筛孔大小和筛得沙子的多少的关系理解品质因数和通频带的关系。

(3)将调制与生活中的“坐飞机”结合起来,将解调与“下飞机”结合起来。将两者取得联系之后,就可以很容易地分析调制的概念、原因和方法了。

 

      2、重点难点诗情化

      理工科的知识点枯燥和乏味,难于理解,但是如果用一些押韵的小诗来总结知识点,会非常有助于同学们的消化和吸收。

 

(1)信号流图

     信号流图中的术语较多,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 她编写了下面的顺口溜。

 

  信号流图学不难,专业术语要先谈,三点两路是关键,节点、源点和阱点,

概念清晰意义简,前向通路要找全,环路类似公交线,举个例子最明显!

 

(2)梅森公式

     梅森公式,用于求解系统的传递函数。她编写了下面的小诗,帮助同学理解和记忆公式。

 

   公式参数共有四,两个delta很相似,都叫流图特征式,计算方法也一致,

先写1减要谨记,GK计算很容易,找对找全才完毕,结果正确再得意!

 

(3)抽头等效之规章

     抽头等效是高频电子线路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其规则也很复杂。编写口诀,通俗易懂的诠释了抽头等效的变换法则,既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又有助于同学们记忆。

 

元件A B性相同,同为电容或电感,接入系数却异样,若为电感 B在上,要是电容 A当先。

元件C D E F G,异于A来各不同,若遇相同先合拢。元件连接千万变,万变不离这真宗!

 

三、投票签到形式多样 兴致压力合成内驱

 第一步:分组

 

     《高频电子线路》共四个班,180人同时上课。为了便于管理,每班分为6组,共24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并将这24名组长提拔为“雨课堂协同教师”,负责批改小组内作业和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由于“雨课堂协同教师”不能提交作业,将这24名小组长另建了一个班,作业由教师批改。这样的分组,既减轻了教师负担,也增加一部分同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普通同学和小组长群的学习对比如图所示。

 

    

                                               图1 普通同学学习统计结果                                              图2 小组长群学习统计结果

 

第二步:做PPT

 

      制作课件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学设计的过程,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有了教学设计有了教学思想,还要将它们用PPT呈现出来,这时还需要在网上找各种素材、做各类动画、统一格式等等。

 

第三步:发放PPT 到雨课堂添加语音讲解

 

       巩老师就把自己的PPT+讲解进行录屏,然后把录制剪辑后的视频文件发给同学。从近两次的直播来看,网络问题较多,所以她认为录屏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好地避免网络卡顿和掉线的尴尬,保证“掉线不掉队,隔屏不隔爱”。

 

第四步:不定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巩老师每天都打开雨课堂,看看同学们的学习进度,哪些同学学了,学了多少,还有多少没学。必要时截图将未学习名单发布到QQ群,以作警示,让各小组长提醒未完成的同学及时完成。

 

第五步:针对同学们的具体问题进行辅导答疑

 

      让每个小组提交了关于这三次课的疑难问题2-3个,最后将这些问题总结为10个,并在上课时用QQ电话进行了直播回复。

 

 

 

小组疑难问题总结        

                      

       直播过程中,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巩老师按照每个小组提交的问题列表,点名小组内成员,询问他们的理解情况。为了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采用同学们敬畏的随机点名,随时点名,还可以借助“雨课堂”平台进行弹幕或讨论,生成词云图,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点的预习和掌握情况。

 

“抽头”的词云图

 

巩老师最后用一副原创对联与各位老师共勉。

 

            上联:备课 做课 讲课 重在设计

            下联:预习 学习 复习 贵在行动

            横批: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