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辽科大线上教学即将“满月”之时,举办了文科类线上教学沙龙,来自各文科学院的200余位教师汇聚云端,围绕线上教学如何更有效开展进行了教学经验和体会分享。校长张志强线上3个小时全程参与并和教师们进行了亲切交流。沙龙由教务处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樊增广主持。本次教学沙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参加的教师都展现出了积极探索,潜心授课,钟情教学的多样风采。
为全力支持教师打赢“教学抗疫战”,教务处策划于线上教学第四周连续推出两场“线上教学沙龙”,本次为文科类教学分享。活动伊始,来自三个学院的教师进行了自己线上教学分享。外国语学院金美辰老师基于产出导向法和BOPPPS模型的生态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分享,工商管理学院任成好老师结合《千山旅游概论》和《旅游接待业》两门课程,围绕四个关键词就线上课程设计与组织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经济与法律学院武婷婷老师结合自己课程谈了线上教学互动的设计与实施。
三位老师分享结束后,参与沙龙的教师进行了自由交流,开放交流瞬间,十多位老师在线上“举手”,针对自己的线上教学各抒己见,畅谈亮点与经验,同时也在讨论区分享自己的心得,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此次线上教学沙龙在教师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教学交流磁场,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樊增广结合三位教师的分享和各位老师的交流发言总结说,线上教学对我们学校、学院、每位教师而言都是一次“大考”。此次大考的优秀答卷来源于四个关键要素:一是担当,教学单位的精心组织和一线教师直面全新挑战,创新教学理念,化身“网络主播”的勇气,大胆探索线上教学方法、凝练特色、提升效果、更新硬件软件设备,追求线上教学效能的最大化,无不体现着各学院和教师的担当。二是担责,各位老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常常备课至深夜,付出成倍精力,只为让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质等效,而这都源自于为人师者身上肩负的责任。第三是精心,各位老师和教研室对于教学内容和设计一遍遍磨合、一次次修改,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听取学生心声,解决学生难题,不断完善教学,精益求精。四是爱心,特殊时期,可亲、可爱的老师们付出了成倍的工作量,无怨无悔,正是源于他们对学生的挚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情怀。樊增广最后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学校近期组织的线上教学大赛和案例分享活动。鼓励大家立足线上、着眼线下,返校后,坚持线上好的经验和方法,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抓住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契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校长张志强最后做了亲切讲话,他认为,此次线上教学沙龙很有意义,举办非常成功。它不仅是各位老师线上教学艺术的分享与展示,更是大家爱国、爱校、爱岗的一种体现。他对各位老师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的努力与尝试给予充分肯定与赞扬,表示对大家的敬意与感谢。相信如此可爱、可敬、可亲的教师们,定会让科大教学工作焕发一片生机。也对教务处精准施策、组织线上教学稳步开展、分类指导,多层次多方位及时宣传报道表示赞赏。 同时也对线上教学提出了要求:一是教务处和各二级学院仍要做好校院两级的教学质量监控,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上监控双轨并行,共享经验、弥补不足。他指出,师生对于线上教学已从新鲜期过渡到疲劳期,现在更应关注教学中的艺术与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体贴学生和严格管理学生有机结合,确保线上教学由“保运行”向“提质量”稳步迈进。二是要设计线上教学,达成学生的能力目标培养,适当在教学互动中加入小组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思维能力,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三是教师要将“课程思政”自然的融入到线上教学中。将线上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与学的互相适宜。张志强强调,教师要不断总结线上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改革新思路,提高我校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质量。
此次线上教学沙龙活动让不同专业教师在一起深入地开展了一场头脑风暴,带给老师们关于线上教学的更多启发和思考。这个特殊的时期,研的方式在变,教的方式在变、学的方式在变,期待“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时,师生皆成长,相聚美丽科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