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

在岁月中远行

发布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次    来源:   

我喜欢读俞敏洪的书,《在岁月中远行》这本书是俞敏洪老师近年来工作、生活和行走的感悟与思考,真实反映了他在世事变幻、人生起伏下的心路历程和深刻思考。一行行文字,既是俞敏洪老师记录生命轨迹的方式,也是一种对过往经历的自我萃取和沉淀。对当下的我们来说,这是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在不确定的时代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确定。

今年4月11日是刻骨铭心的一天,这一天,我收到了北京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丰硕的收获让辛勤的耕耘欣喜,500多天时光好像被压缩成一瞬,只为这天的到来。

考研之路荆棘遍布,2022年学校封闭管理期间,因为线上上课,寝室成了学习生活的共同场所,6人间的寝室变得十分拥挤,想在寝室安安静静学习,几乎不可能。为了争分夺秒,我就把书搬到龙源食堂,声音嘈杂,我就戴上耳塞,静心凝神,努力全神贯注学习。早上7点我就到食堂坐好,晚上十点再回到寝室休息。由于缺乏运动和巨大的压力,我的体重暴增了40斤。

转眼间到了暑假,为了更好地学习,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屋,天蒙蒙亮我就去到自习室,夜深了我才回去。就在我学得正起劲的时候,自习室由于经营不善突然倒闭,我内心感叹,“考研上岸之难,难于上青天”。

开学后,时间就变得飞快了,我每天依旧三点一线,忙碌在学习和学生会工作,我必须合理分配好学习、工作和休息的时间,让自己能够高速且稳定地“运转”。

在距离考研还有5天的时候,我感染新冠,在床上躺了两天后,我不得不拖着病痛的身躯继续学习。考试那天,我十分虚弱,鼻涕止不住流,数学考试时,因为身体太过疼痛,我差点在考场睡着,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上岸”的那天,我在久未更新的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很多同窗发微信祝贺我,很多学弟学妹夸赞我“优秀”,说我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甚至还有一个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让我传授学习方式方法,问我大学四年是怎样度过的。

大学四年是怎样过的?我想了想,其实很简单,就像俞敏洪老师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埋头书海,看到那些点亮内心的文字,如同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一把把斧头,劈开黑暗,让光亮和温暖照射进来,让我们对生命更加热爱。走过平湖秋月,看过日出山河,低头读书,昂首行走,这两件事都能给我们在不确定中不断带来人生的辽阔。”

我想,低头读书是一种坚守,每当有空闲时间,我就会去图书馆打卡,在没有任何加分情况下,我在2019级材控专业150人中三年综合排名第一,平均学分绩点4.0,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辽宁省年度人物提名奖、鞍山市先进志愿者、辽宁省政府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这些荣誉和奖项,离不开母校和老师的培养,更是我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的真实写照。昂首行走是一种态度和责任,2019年刚入学时,看着帮我搬行李累得满头大汗的志愿者学长学姐,脑海里便第一次涌现出成为志愿者的念头,入学以来,我主动参加各式各样志愿服务活动;听说学生会是磨炼意志、锻炼本领的学生组织,我便毅然递交了报名表,内外兼修、服务师生,除了青年志愿者我又多了一个身份,学生会骨干。

大三那年,面对竞选校学生会执行主席的失利和因专业学习成绩退步没能如愿评上国家奖学金的双重打击,我的心情一度跌入谷底,久久不能平复。俞敏洪老师在《在岁月中远行》写道,当一个人有勇气面对问题时,就更容易成功。自怨自艾从来不会带给我们正面的结果,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纠结中,不如读书和行走,开拓我们的眼界和心灵向内心找答案,向时间找答案。那段时间,我没有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未能成功竞选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我依然荣幸成为主席团中的一员,可以发光发热服务同学;未能连续排名专业第一,我就加倍努力学习,用汗水浇灌收获。

《在岁月中远行》中这样写着,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看向未来,我朦胧中看到地平线上那缕新生活的阳光,正在透过迷雾,照进每个人的心里。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岁月中远行,愿我们变得越来越强大,尽管偶尔会感到迷茫,但仍然能够重整旗鼓,笃定地前行。(蔡凌云 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