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

记录细节,看到故事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7-03   浏览次数:次    来源:   

有这样一群人,总活跃在每个活动现场,穿上看起来酷酷的小马甲,脖子上挎着摄影机,手里捧着纸和笔,他们便是学生记者,是校媒人。从“文字小白”到“校媒记者”,不断成长的路上我们忙碌又充实,追光、追梦、追自己。

保持对好故事的好奇心

5月14日,大通社学生记者们来到大连,参加了由中青校媒(辽宁)主办的“媒体融合时代校园媒体的转型与突破研讨会”。中国青年报社体育部记者梁璇以“赛场内外体育记者如何记录时代”为主题跟我们分享了她参与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背后的故事。

她说作为记者,首先要保持对好故事的好奇心,这也正是她这样一个不爱运动、不算真正“体育迷”的自己还一直对体育新闻工作乐在其中的原因。所以带着如何具备发现新闻能力的问题,她带我们一起走进了体育新闻的世界。

梁璇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现场录制的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她刚进入现场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就被暴雪洗礼,当时现场的中青记者们便想从“雪”的角度出发,去挖掘赛场中不一样的因素。对现场环境的观察和对背后故事的好奇心让他们专门去探访了当时的场馆及人员,进行一系列的采访和研讨,为之后的采访做了很好的铺垫。

当时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保洁阿姨学英语”。梁璇在居住酒店时,发现每天都会听到保洁阿姨们用不太标准的英语和他人交谈,便觉得很好奇。采访后发现这些保洁阿姨基本上都是张家口周围的一些务农、务工的中年人,是为了支持冬奥组成的临时小分队,一起来到附近的酒店帮忙。为了能够给冬奥的服务更好的保障,他们从英语的字母一点点学起,慢慢去学习如何用英语与别人交流。这件小事被记录下来也刚好是全民支持奥运的一个新角度,追溯原始,便是保持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对好故事的好奇心。

我想,保持对新闻故事的好奇心,会让我们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世界,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才会产生一探究竟的看法,认知新事物的大门正是我们写好新闻故事的切入点。曾看过一篇文章叫做《记者要永葆一颗好奇心》:好奇心会像一团火,一直熊熊燃烧,让自己对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拥有一颗像儿童一样的好奇心,对事物的发展充满疑问,才会探究这件事情的本质,这才是成为一名好记者的必经之路。

其实好奇心也来源于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对于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也许拥有好奇心要比具备采访的技巧更重要,杨澜曾经说过,如果一直能有一份好奇心,访谈就会变成一次有趣的旅行。我们是历史舞台最前排的观众,要保持对好故事的好奇心,讲好“故事背后的故事”。

做捕捉细节的慢镜头

5月18日至20日,我来到北京参加了中国青年报举办的“媒体融合视角下的校园传播话语创新研讨会暨校媒记者训练营”。一次交流会中,天津大学团委的指导老师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从视频号小白到拥有百万播放量需要多久。”在大家议论纷纷中,她说答案是“五天”。

在天津大学团委视频号刚刚建成、运营不久之时,一条名为“天津大学校内太雷像前师生游客鞠躬驻足”的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视频下写着:泪目!天津大学太雷像前,师生游客自发鞠躬,谢谢您,张太雷学长!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谋将来永远幸福!

张太雷曾在1916年考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法科,是五四运动中天津学生爱国运动主要骨干之一,他对天津大学的师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评论区中被“天津大学第16期太雷班学员报到”“天津大学第17期太雷班学员报到”“向张太雷学长致敬!想带你去看看你抛洒过热血的祖国,山河无恙,这盛世如你所愿”等类似的振奋人心的留言刷屏。

这位指导老师说,其实这条视频并没有经过多么复杂的脚本设计和剪辑加工,只是学生记者在无意中观察到很多师生都会在太雷像前停留一会并鞠躬,便守在那里拍摄了几段视频。没想到经过简单剪辑的仅有12秒的视频引起了网友们的纷纷留言和点赞,所以i,一定要做捕捉细节的慢镜头,去留意生活中那些即使微小的美好。

在碎片化信息覆盖、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中,人们其实经常会忽略很多事情的全貌和背后的感动。作为记者,要学会做捕捉细节的慢镜头,“慢放镜头”下的人生百态都藏着细微的美好,也许我们的某一篇文章会让大家重新读懂慢镜头生活的意义,也许我们的某一张拍摄图片会为快节奏生活当中的人带走忙碌和焦虑,深入灵魂的情感表达浪漫又多彩,用心看世界,用笔触记录生活。我们要尝试用笔尖按下“暂停键”,捕捉细节的美好也会更加令人动容。

用媒体融合的眼睛看世界

无论是“媒体融合时代校园媒体的转型与突破研讨会”,还是“媒体融合视角下的校园传播话语创新研讨会暨校媒记者训练营”,他们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词语“媒体融合”。

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中谈到对媒体的理解时,有人提到了“如何做媒体”的四个角度:要做新媒体,内容新、展示方式也要新;要做真媒体,做真实的、读者真喜欢、真关注的内容;要做大媒体,不仅范围大、也要格局大;更要做融媒体:融合各类型人才、融合纸媒+可视化媒体。

梁璇老师说对于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做校园媒体的转型,要转换观念、注重时效;提高能力、技能多元;团队合作、各司其职;养成习惯、积累选题。要避免选题脱离受众,用读者思维检查选题,广泛征询他人意见。我觉得这正是校媒目前建设融媒体团队需注意的问题和前进的方向,作为记者,媒体融合角度看世界的同时一定不要被流量带偏思路,尊重当事人态度,尊重事实。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什么是记者?脚下有泥、眼里有光、肩上有责。我们都想做一个有温度的新闻人,一个有态度的传媒人,去发掘平凡中的不凡,也感知这个世界每次微小的变化与发展。相逢茫茫人海,不负校媒情怀,记录细节看到故事背后的故事,校媒人一直在路上。(刘小雯 文)


最近更新